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是“世界慢阻肺日”,但很多人對這個病很陌生。你身邊有沒有人總愛咳嗽、一爬樓梯就喘得厲害?這可能不是普通的“老慢支”,而是被稱為“沉默的呼吸殺手”的慢阻肺。今天就用大白話,帶你搞懂它的來龍去脈和應對方法。

慢阻肺的全名叫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”,聽著復雜,其實核心問題很簡單——你的“呼吸管道”(氣管、支氣管)和“換氣器官”(肺)出了問題,導致空氣進不去、也排不出,就像鼻子被捏住還得跑步一樣難受。


早上起床咳得最厲害,痰大多是白色泡沫狀,要是變黃色就可能感染了。
一開始只是爬樓梯、干重活時喘,后來坐著不動都覺得氣不夠用。
肺部抵抗力變?nèi)酰皇軟鼍腿菀滓l(fā)支氣管炎,癥狀還會加重。

很多人覺得“咳就咳吧,不耽誤吃飯”,但慢阻肺是慢慢加重的“隱形殺手”,拖到后期會嚴重影響生活,甚至危及生命。
病情初期,肺里的“小氣道”會慢慢變窄、堵塞,就像吸管被捏扁。隨著時間推移,肺里的“肺泡”(負責換氣的小泡泡)會破裂,形成“肺大泡”,導致肺部彈性越來越差,最后連基本的呼吸都要靠用力喘氣,嚴重時晚上躺著都沒法呼吸。


長期缺氧會讓心臟“加班工作”,慢慢引發(fā)“肺心病”,出現(xiàn)腿腫、心慌、胸悶等癥狀,嚴重時會導致心力衰竭。另外,缺氧還會影響大腦、腎臟功能,甚至讓免疫力大幅下降,稍微受涼就可能引發(fā)肺炎,進而加重慢阻肺。
慢阻肺患者最怕“急性加重”——比如一次嚴重的感冒、肺炎,會讓咳嗽、喘氣突然變嚴重,甚至出現(xiàn)呼吸困難、昏迷,需要緊急住院治療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每次急性加重都會讓肺功能進一步下降,還會增加死亡風險。



慢阻肺雖然不能徹底根治,但通過科學治療和護理,完全能控制病情、減少發(fā)作,像正常人一樣生活。
治療的核心是“控制癥狀、減少加重”,常用方法有2種:
藥物:醫(yī)生會開“支氣管擴張劑、“吸入激素”,一定要按要求吸入。
氧療:如果缺氧嚴重,醫(yī)生會建議在家吸氧,每天至少吸15小時,能改善缺氧、保護心臟,提高生活質(zhì)量。
戒煙:吸煙是導致慢阻肺的“頭號兇手”,不管煙齡多久,戒煙后肺功能下降的速度會明顯變慢,癥狀也會減輕,這是最有效、最經(jīng)濟的預防方法。
避害:少接觸粉塵、油煙、二手煙,霧霾天出門戴口罩。
呼吸訓練:每天練“腹式呼吸”、“縮唇呼吸”,每次10-15分鐘,能幫肺部更有效地換氣。
輕度運動:選擇散步、太極拳、慢速騎自行車等低強度運動,每次20-30分鐘,每周3-5次,以不喘為原則,循序漸進增加強度。



微信號:135editor
新浪微博:@135編輯器
排版:135編輯器
貼紙:135編輯器
圖片:135攝影圖(ID:84724)
使用時請自行替換
文字:135AI寫作,僅用作占位,使用時請?zhí)鎿Q
注:頭圖含AI生成素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