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秋風漸緊,落葉紛飛。我們迎來了一年中最具詩意的節(jié)氣——霜降。它是秋天的最后一個節(jié)氣,也是冬季的前奏。它不僅預示著季節(jié)的更迭,更是歲月沉淀的象征。
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(jié)氣,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。霜降時節(jié),萬物畢成,畢入于戌,陽下入地,陰氣始凝。天氣漸寒始于霜降。
《逸周書·周月》:“秋三月中氣:處暑、秋分、霜降?!睎|漢王充《論衡》曰:“云霧,雨之征也,夏則為露,冬則為霜,溫則為雨,寒則為雪,雨露凍凝者,皆由地發(fā),非從天降?!睙o論是露還是霜,“皆由地發(fā),非從天降”,怎稱為霜降呢?
其實“霜降”這個名字只是用來比喻這時節(jié)“氣溫驟降、晝夜溫差大”的氣候特征。
由于“霜”是天冷、晝夜溫差變化大的表現(xiàn),故以“霜降”命名這個節(jié)令。“霜降”節(jié)氣反映的是天氣漸漸變冷的氣候特征,并不是表示進入這個節(jié)氣就會“降霜”。
其實,“霜”也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,“霜”是地面的水氣由于溫差變化遇到寒冷空氣凝結(jié)成?!八怠惫?jié)氣與“降霜”無關(guān)。
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:“一候豺乃祭獸;二候草木黃落;三候蜇蟲咸俯?!贝藭r豺這類動物開始捕獲獵物過冬;樹葉都枯黃掉落;冬眠的動物也藏在洞中不動不食進入冬眠狀態(tài)中。
天氣越來越冷了,動物們大都會提前準備好越冬的食物,豺狼也不例外。它們會把抓來的肥壯的獵物依次擺放好,像是要祭拜一番后再食用。
節(jié)氣變化,草木先知。植物開始干枯變黃,葉子紛紛枯萎、掉落,一派蕭瑟。
刺猬、老鼠、蛇和青蛙已經(jīng)蜷縮在地下的洞穴里,不動彈,不吃食,準備舒舒服服睡過整個冬天。
霜降的到來意味著秋天的結(jié)束,從這天起,萬物在寒意中秋收冬藏。為了慶祝這一節(jié)氣,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。
很多地方有霜降吃柿子的習俗,這是因為被霜打過的柿子更紅更甜,有些地方還有“霜降吃柿子,冬天不感冒”的說法。柿子紅中帶黃,皮薄肉厚,可以直接吃,也可以做柿餅吃。
在某些地區(qū),霜降這一天要進食補品,民間有句諺語,叫做“一年補通通,不如補霜降”,充分表達出人們對霜降這一節(jié)氣的重視。
也有些地區(qū)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,早餐吃牛河炒粉,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卜,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,祈求冬天里身體暖和強健。除牛肉外,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。
霜降,是收獲的終點,也是修養(yǎng)的起點。它提醒我們:春生夏長,秋收冬藏。天地萬物,皆循此時序。愿您順應天時,修養(yǎng)身心,為來年的生機勃發(fā),積蓄滿滿的能量。
【模板版權(quán)聲明】
排版|135編輯器
圖片|135攝影圖(ID:89219),使用請自行替換
貼紙|135編輯器
頭圖標題“霜降”(1D:151014)為藝術(shù)字,不可編輯替換文字
文字|來源于135AI寫作,請自行替換
頭圖元素為AI生成
使用說明:背景圖替換:1.點擊文字——2.點擊“層2”選中圖層——3.在“區(qū)域操作”的“背景”中替換。
使用說明:165286鏡像樣式
日歷翻到霜降,秋天便有了不一樣的模樣,路邊的草木褪去了盛夏的濃綠,楓葉染成緋紅,銀杏鋪成金黃,連草葉尖都偶爾凝著細碎的白霜,每一處都透著秋末獨有的細膩。
北方的清晨,草葉、瓦檐上會覆一層薄薄的白霜,像撒了把碎銀,踩上去沙沙作響;南方的霜則像害羞的客人,唯有冷空氣到訪時,才偶爾在菜葉上留下淺淺的印記,成了秋日里難得的小驚喜。
如果說立秋是秋天的信使,那么霜降便是深秋的最后一首驪歌。當太陽到達黃經(jīng)210度,我們迎來了秋季的最后一個節(jié)氣——霜降。